在很多人眼中,麻酱是一种仅存于火锅调料区的佐料。无论什么风味口感的食材,只要和麻酱碰撞,都会失魂落魄。
一些麻酱蔬菜:
麻酱菠菜
麻酱豇豆
麻酱茄子
麻酱在北方食谱中主要有三种功能分类:蘸料、调料和原料:
01、蘸料
作为蘸料,麻酱最常出现的地点便是涮肉桌和爆肚店。涮肉和爆肚类食物往往是清汤煮熟——是麻酱赋予了它们“味道”。
在北方,评价一家店的爆肚是否“正宗”,肚子的品质和火候只是基本要求,麻酱味儿正才算对头——即使在外地人嘴里,麻酱都一个味儿。
“吃的就是那碗料!”
02、调料
蘸料属于自由选择,蘸不蘸、蘸多少都随意。但作为调料,麻酱的加入便成为必不可少。这类食物的代表有麻酱凉面、面茶、豆泡汤。
面茶,热乎的小米面糊浇上麻酱。
麻酱凉面灵魂不在面,而在麻酱。
03、原料
作为加工品的麻酱同样是北方小吃的重要原材料。比如分层鲜明的麻酱烧饼、糖香四溢的糖火烧、薄酥掉渣的麻酱糖饼。缺少了麻酱,这些美味的小吃将全部变为难以下咽的面疙瘩。
麻酱烧饼
制作中的麻酱糖饼,外地食物进京得接受“改造”。
西北的凉皮,原本是用醋和辣子调味的,爽字当头。但到了北方馆子里,对不起,一勺麻酱当头浇,西北汉子有苦说不出;
麻辣烫,听上去就知道是喜辣的川渝风味,但北京遍地的麻辣烫馆子却不由分说,全靠麻酱调味。
甚至在不少家庭,家长会把麻酱像糖果一样藏起来,防止小孩贪嘴。
物资匮乏的时候,麻酱蘸馒头撒白糖是经典组合。你的童年,有麻酱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