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

中国记录网总编室 乡村振兴评论200字数 1576阅读5分15秒阅读模式

6月6日,“文化与乡村振兴”——第六届城市文化发展论坛暨征文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,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层次、不同角度对乡村振兴和文化振兴的重要性、存在困境以及解决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。

提供完善的政策与路径支持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发展乡村文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。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表示,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,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乡村振兴政策,凸显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满足农民的物质需求,更要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,真正让文化培根铸魂,化人养心。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晓新提出,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,引领当代农民在文化滋养中焕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,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更有参与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积极开发文化资源,助力乡村振兴,建设美丽中国。原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陈存根认为,要积极开发乡村文化资源,弘扬乡村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;要坚持严格保护,科学开发,注意弘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;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深入挖掘、精心提炼、不断总结,大力传承乡村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人文精神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乡村振兴研究涉及城乡关系问题,城乡关系包括城乡一体、城乡互补、城乡融合三个维度。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、研究室主任崔新建认为,一体是指发展规划一体、市场一体、基础设施一体、公共服务一体、社会治理一体;互补是指生产、生态和生活的互补以及文化风貌、人文特色、空间分布的互补;融合指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,资源、资本、人才的双向流动。只有从一体、互补、融合不同角度对城乡发展做统筹思考,才能真正推进乡村振兴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表示,发挥农业的文化传承功能必须注重农业史的教育和学习,从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中汲取智慧、汲取力量。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,而文化振兴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。教育界和知识界要更加亲近农业农村,领导干部要有基层生活的情怀、基层生活的经历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 激发乡村振兴“软实力”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,文化渗透在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,我们既要看到文化在信仰、价值观层面的重要意义,也要将其落实到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刘悦笛认为,我国小镇建设要符合生活美学的标准,即为乡村塑美形、为生活铸美魂。实现从美丽乡村到美好乡村再到美学乡村的转变,回归人居本性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认为,乡村振兴要具备文化底蕴,现代文明理念和先进的生活方式是乡村振兴的未来要求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乡村振兴既需要经济发展的“硬实力”,也需要文化的“软实力”。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鑫表示,构建乡村振兴“软实力”的审美文化系统要“以美为媒”,连接城市和乡村,打造“乡村化”的美学经济模式,形成乡村发展的独特性和典型性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人的振兴在乡村振兴中同样具有重要位置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农村文化研究所所长彭维锋认为,要实现人的振兴,就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推动农民成为合格劳动者、专业劳动者、模范性引领性示范性劳动者,形成有理想、守信念、懂技术、会创新、敢担当、讲奉献的劳动者大军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沈湘平倡议,要将乡村振兴放到探索人类新文明的高度去认识,激活我国农业文明的精华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乡村振兴研究要紧密结合大数据技术。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志认为,随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,大数据技术将为乡村发展带来机遇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与重要路径。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荣表示,增强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精神驱动力,乡村文化建设实践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等单位主办。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来源:中国社会科学网-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:张娓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 文章源自《中国记录》杂志网络版中国记录-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
文章末尾固定信息

weinxin
我的微信
我的微信
微信扫一扫
中国记录网总编室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21-06-12 22:52:48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massmedia.cc/xiangcunzhenxing/2021/06/12/archives/4938
评论  0  访客  0

发表评论